当前位置: 首页 > 图文内容
《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发展报告》启动发布仪式在服贸会举行

9月4日,由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与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研究院立项的“中医药蓝皮书”之《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发展报告》)在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现场举行了启动发布仪式。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书记高泉、副会长陈建强、副秘书长杨建宇,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理事长李闽榕、主任赵新力、副主任刘拥军,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政法传媒分社社长王绯、副编审张建中,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翟煦等出席了仪式。

图片1.png

图片说明:《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发展报告》发布启动


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理事长李闽榕代表主编方致辞。他说,《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发展报告》聚焦于中医药发展,全面、系统、客观地梳理世界中医药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特别是中医药参与防抗新冠疫情全过程以及取得的临床疗效和社会影响力,运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深入探讨中医药发展的亮点、难点、痛点,探索世界中医药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宏观把握世界中医药发展的蓝皮书。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代表出版方致辞。他表示,蓝皮书将是国内第一部也是世界第一部对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进行全面和深度分析的研究报告。其编撰与出版将是对中医药事业的一大贡献,也将是对学术出版事业的一大贡献。在主编方、编撰人员和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下,在中医药头部专家的鼎力支持下,《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发展报告》必将成为领域内的重要皮书品牌。

图片2.png


图片说明:服贸会演播间,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书记高泉(右)接受了央视网专访。


仪式现场,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皮书项目负责人、学会秘书长助理王星对《发展报告》进行了详细介绍。她说,作为首部全面、系统、宏观把握世界中医药发展的蓝皮书,《发展报告》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方法,借助大数据抓取与处理、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全面获取国际中医药交流合作的最新数据,建立国际中医药交流合作与成果的信息库;运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深入分析国际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权威性的行业评论和解决方案,预测国际中医药交流合作和发展的新趋势,探索未来发展战略思路;强调加强世界各国和地区中医药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医药国际传播与发展,促进中医药进入各国卫生医疗保健体系,进一步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化水平;提出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的紧密合作,提高整体业务水平,推动国际中医药高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提出发挥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作用,加强中医药国际学术交流、信息交流、成果交流,促进中医药学术的国际性传承、创新和发展,加快中医药的科学化、标准化、国际化的进程,更好地为维护人类健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


图片3.png

据悉,《发展报告》的编撰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辽宁、北京、成都等20多家地方中医药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港、澳、台中医药学术机构,东盟、欧盟相关成员国的行业管理部门与行业组织等海内外各方力量的共同响应和大力支持,有望成为境内外中医药合作发展的指南针。